過了除斥期間起訴解除買賣合同 合同法撤銷權除斥期間起算時間如何規定?
一、過了除斥期間起訴解除買賣合同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存在以下情形時可以解除房屋買賣合同1、開發商延期交房的;
2、開發商銷售手續不全導致合同無效;
3、開發商未經購房人同意擅自變更規劃、設計的;
4、因國家政策原因不能辦理按揭貸款的;
5、商品房存在抵押或其他經濟糾紛的;
6、商品房合同約定的面積與產權登記時實測的面積誤差超過3%;
7、商品房質量嚴重不合格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引用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四條
二、可撤銷合同的除斥期間有多久,法律上如何認定
律師解答除斥期間,又稱“預定期間”、“預備期間”。是指法律規定的某種民事權利有效存續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該民事權利消滅。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就消滅。因此,可撤銷合同的除斥期間是一年,從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開始起算。
需要注意的是,除斥期間與我們常說的訴訟時效不同。除斥期間一旦經過,當事人的權利就消滅了,而且除斥期間是不因任何事由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而訴訟時效經過以后,當事人喪失的只是勝訴權,他的實體權利并沒有喪失,而且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止、中斷的或者延長的。
【溫馨提示】并不是每種情況都是客觀一致的,一個同類型的答案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85%法律風險。但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復雜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咨詢專業律師,獲得針對性解答!
三、合同法撤銷權除斥期間起算時間如何規定?
從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算。合同撤銷權是指撤銷權人享有的對意思表示不真實,但已經生效的合同予以撤銷,使合同歸于消滅的權利。雙方在簽訂合同之后,如果因為其中一方不能按照合同如期履行導致另一方利益受損,當事人可以使用撤銷權維護權利,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四、合同撤銷權除斥期是多長時間,法律上如何認定
律師解答
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是五年,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五年內不行合同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一般來說,當事人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
第一款第一、二項、第二款
【溫馨提示】遇到法律問題,有81%的當事人第一時間通過搜索與學習基本法律知識來了解問題的可能風險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糾紛,遇到法律問題及時找專業的律師咨詢,點擊咨詢按鈕快速找到最合適、可靠的律師,能夠降低該問題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見法律風險。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條
五、什么是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有沒有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根據現行《民法典》的規定為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另外的,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或者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四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