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怎么調解?法律上有明確規定
一、產生了合同糾紛如何調解,法律上的具體規定
1、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發生合同糾紛,可以向糾紛當事人所在地或者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2、行政調解。主要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居中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
3、法院調解。法院調解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
二、合同發生糾紛的解決方式具體如何,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1、當事人應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自愿協商解決。這種解決糾紛的方式,無須任何第三人介入,既有利于及時解決糾紛又有利于雙方當事人的團結,有利于維護企業間長期建立起來的協作關系。
因此,糾紛發生后,當事人應把“協商”作為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
2、第三人居中調解。合同發生糾紛,當事人可以請協議條款約定的單位或人員居中進行調解。這種調解不同于仲裁程序和訴訟程序中以調解方式結案的調解。
3、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如果不愿意協商、調解或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仲裁或訴訟。
4、向人民法院起訴。合同發生糾紛后,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不成的,合同中又沒有仲裁條款,事后又沒達成仲裁協議的,則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手里沒有合同,則需要尋找另外的證據,如證人證言、或者錄音錄像等。或者出示證明已經履行義務且對方接受的證據,都可以幫助法院判斷合同是否存在。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引用法規
[1]《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三、合同糾紛案件如何處理,法律上的具體規定
合同糾紛案可以協商和解,若是協商不成,也可以請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若還是無法解決爭議,需要攜帶仲裁協議去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若還是無法處理,可以采用法律手段解決,需要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四、合同糾紛報警如何處理,法律上的具體規定
合同糾紛如果涉及到刑事案件,一般報警之后公安機關會依法的立案偵查;但如果未涉及到刑事案件公安機關是不會受理的,但會要求當事人直接收集證據向法院起訴解決,這樣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權益。
五、法律規定合同糾紛如何調解
有第三者參與。
合同糾紛可以進行行政調解、仲裁調解以及法院調解。合同糾紛的調解,指的是當事人雙方自愿在第三者也就是調解的人的主持之下,在查明了事實以及分清了是非的基礎之上,由第三者調解人對于合同糾紛的當事人雙方進行說明和勸導教育,促使雙方互諒互讓,以達成和解的協議,從而解決合同糾紛的活動。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引用法規
[1]《民事訴訟法》 第九條
六、發生合同糾紛怎么處,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發生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可以先行私下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依法提請民事訴訟,判決書生效后,一般不得再以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仲裁法》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引用法規
[1]《仲裁法》 第二條
[1]《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1]《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