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合同在實踐中的認定,法律上是否適用
一、實踐中,如何認定口頭合同有沒有法律規定
合同采用口頭的形式在實際交易過程中是非常普遍的,凡是當事人沒有約定,法律也沒有規定必須有特定形式的合同,原則上都可以采用口頭的形式。
口頭合同只要其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口頭約定的形式并不等于沒有任何文件憑證,當關鍵證據是口頭約定時,雖然難以將口頭約定作為直接證據進行呈現,但我們卻可以注重間接證據的搜集,并形成完整的證據。
例如,證人證言、郵件、QQ或微信聊天以及約定合同時的錄音、錄像都可以作為間接證據使用,以證明雙方達成了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另外,由于證人證言、聊天記錄在證明意思表示時可能存在隨意性,采信有難度,所以最好還能提供履行口頭合同時的其他間接證據,以事實行為證明雙方已成立事實合同關系,如往來的傳真、發貨單、支付款項票據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二、口頭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
民事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口頭形式,第二種則是書面形式。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協議或者合同,只要滿足以下合同有效要件,口頭合同就是有法律效力的1.訂立合同時,當事人雙方都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意思表示真實,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
3.合同的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三、口頭合同沒有約定時間是否有效,有沒有法律規定
口頭合同沒有約定時間有效。有效的口頭合同要求當事人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合同確定或可能、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合同采用口頭形式的,自承諾到達要約人時成立,自依法成立時生效。
四、口頭合同是無效合同嗎有沒有法律規定
口頭合同不一定是無效合同。口頭合同也是合同訂立的一種形式,除非有法律直接規定不能以口頭形式簽訂的合同外,其他合同是否有效與是否是口頭合同無關。只要是符合合同有效的條件就屬于有效合同。
有效合同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1、簽訂合同的雙方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應當意思表示真實,不能存在欺詐、脅迫等情況。
3、合同的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五、口頭約定的合同是正式合同嗎,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口頭約定的合同是正式合同。合同的口頭形式,無須當事人約定。凡當事人無約定或法律未規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采取口頭形式。合同采取口頭形式簡便快捷,但在發生糾紛時取證困難。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