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違約后果如何?相關規定有哪些?
一、簽了合同后違約怎么辦?
簽了合同之后違約會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承擔違約責任。一方違約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或者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要求對方繼續履行或者解除合同賠償相應的損失。
二、合同違約,能否簽訂違約協議?
您好!關于“合同違約,是否違約協議”的回復如下1、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違約責任條款約定違約責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詳細約定,對于延遲交付貨物或者交付貨款的可以約定延遲履行違約金。還可以約定一條總的違約條款“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導致本協議無法繼續履行的,違約方需賠償守約方違約金人民幣元,該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守約方實際損失的,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所有實際損失。
3、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三、合同違約責任的約定
你好,那個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的事,1、不可抗力(法定)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臺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征收、征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戰爭。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注意以下問題
1、不可抗力條款,可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于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于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條款具有強制性,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有以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如果您還想了解其他法律問題,聽律網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四、合同違約怎么辦,如何處理,規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合同違約的處理辦法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違約金由雙方協商確定,數額一般根據雙方預測的因一方違約可能帶來的損失大小確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實際發生的損失守約方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增加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實際損失違約方可以起訴到法院請求減少違約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