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合同
一、贈與合同何時生效?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贈與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合同成立的時間是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時。贈與合同有以下三個生效要件:1、贈與的財物必須是屬于贈與人自己所有的合法財物。
2、必須是基于贈與人自身意志的真實表示。
3、受贈人愿意接受贈與的真實意思表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2]《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3]《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二、簽訂贈與合同需要哪些人到現場?
律師解答
簽訂贈與合同需要到現場的有受贈人以及贈與人。當然如果雙方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親自到場的話是可以委托代理人進行的。法律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三、一般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么一般贈予合同是什么?
一般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贈與合同是雙方行為,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由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的送給受贈人,受贈人表示同意接受,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如抵押權、地役權的設定,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2]《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3]《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條
四、贈與合同是什么合同?贈與是一種合同類型嗎?
贈與合同屬于單務合同、無償合同和諾成合同,原則上為不要式合同,但在當事人有特約以及不動產贈與中,贈與合同為要式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條
五、合同效力的判定
你好,有關什么樣的合同有效的問題,下面為你解答:合同滿足以下基本要件為合法有效合同1、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有合法資格自然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其中,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并在核準登記的業務范圍內訂立合同。法人應當具備國家法律規定的法人條件,并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其中企業法人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并在核準登記的業務范圍內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單位的合法代表人,全權代表法人對外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簽訂合同時,應當出示身份證明以及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項目證明。其他組織(非法人組織,包括法人的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及合伙企業等),也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其他主管機關核準登記,取得合法資格。這些組織的負責人依法代表本單位對外簽訂合同。代理人代訂合同,必須事先取得委托人的授權委托書,并在授權范圍內以委托人的名義簽訂,才對委托人直接產生權利和義務。理論上,認定代理人有無簽訂合同代理資格的惟一依據是授權委托書(委托證明),但實踐中注重足以證明其代理資格的書面憑證,如介紹信、蓋有合同專用章或公章的空白合同等。不過,介紹信的基本功能是證明一種關系,起一定的介紹和證明作用,是人們交往的媒介,并不完全具備代理證書的性質、特點和,容易為他人利用進行經濟詐騙活動。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意思表示是當事人將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愿表現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應當是當事人自主、自由、自愿地表達的真實意志。只有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的表達了其真實的意思,合同才受法律保護。因此,通過欺詐、脅迫等手段迫使對方當事人進行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訂立的合同,或者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利用合同規避法律和行政法規的適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均無法律效力。
3、合同的、形式和訂立程序不違法(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的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從事的活動),法律、法規規定必須采用特定形式或必須經過公證、鑒證或批準、登記后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須符合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生效。知識拓展有效合同的法律約束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雙方當事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2、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
3、合同受國家強制力保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