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業主自治管理費用怎么收取,法律上的具體規定

一、小區業主自治管理費用怎么收取,法律上的具體規定
一般來說,小區業主自制收物業費的標準是根據級別來進行收費,一級標準的是一元/平方米,二級標準是0.7元/平方米,三級標準是0.5元/平方米。具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如果還有其他收費費用的話,必須獲得全體業主同意才能夠進行聘用和使用交費。
二、小區業主自治包括哪些
1.設立方式不同子公司一般是由包括公司在內的兩個以上股東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設立,注冊應當符合《公司法》對設立條件及投資方式的規定,并到工商部門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子公司的名稱最后一般是某某有限責任公司或某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設立分支機構,一般是由總公司在其住所地之外向當地工商機關提出設立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的名稱最后都是某某分公司。
2.法律地位不同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擁有獨立的名稱、公司章程和組織機構,對外以自己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并可以在其自身經營范圍內獨立開展各種業務活動、從事各類民事活動,獨立承擔公司行為所帶來的一切后果和責任。但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決策或重大人事安排,仍須由母公司決定。分公司是由總公司在其住所地之外向當地工商部門提請設立的,其屬于總公司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無獨立的名稱、公司章程和組織機構,雖可以獨立開展業務活動,但必須以總公司分支機構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且只能在公司授權范圍內進行。
3.受控制方式不同母公司對子公司一般不直接控制,多采用間接控制方式,即通過做出投資決策以及任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來影響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分公司則不然,其財產、業務、人事受總公司直接控制,并只能在總公司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4.承擔債務責任方式不同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其以自身全部財產為其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債務承擔責任。分公司不僅無獨立財產,且在財務上須與總公司統一核算,分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債務,總公司必須以其全部財產為限承擔清償責任。
5.訴訟中的法律效果不同我國法人制度的基本精神是法人僅以其自身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因子公司是獨立法人,故子公司只須以其自身資產為限承擔民事責任,除出資人(即子公司的各股東)出資不實或出資后抽逃資金外,無法清償的部分出資人無須另行承擔。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不能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要求總公司承擔清償義務,在訴訟中可直接以總公司為被告要求其承擔責任。
三、小區業主自治包括哪些方式?
小區業主自治包括成立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等方式。但是無論是通過何種的方式進行小區內的業主自治,此時都是要考慮到小區內每一個業主的權益的保護的,對于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來說,在選任的時候一定要程序合法。
四、小區能否實行業主自治
業主可以自治的答案是肯定的。《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是用來保障業主合法權益的。業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是受法律保護的。具備條件的小區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召開業主大會成立了業主委員會,選聘物業、監督物業活動。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的物業管理主要有以下模式1、包干制指由業主向物業公司支付固定物業服務費用,盈余或者虧損均由物業公司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2、酬金制指在預收的物業服務資金中按約定比例或者約定數額提取酬金,支付給物業公司,其余全部用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支出,結余或者不足均由業主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3、自管模式這里的第三種方式自管模式,就是業主自己管理小區,自治自管。自管的前提是召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授權業主委員會自管小區。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