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罪如何量刑?
一、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罪量刑
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罪怎么處罰首先,非法侵占他人財產罪應該叫侵占罪。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明文規定的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他人保管的財物、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占為己有,拒不退還的行為。想像成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1、本罪要有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財物的行為。這是構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該財物即持有該財物就具有非法性,則不可能構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種多樣,如接受他人的饋贈,通過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據刑法的規定,僅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代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為收藏、管理其財物。2拾撿他人的遺忘物。3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這種發掘得到不能屬于非法。
2、必須是將他人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拒不交還的行為。所謂占為己有,是指應當將他人交為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當成自己的財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處分、使用和收益。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既遂法院會如何量刑
侵犯著作權罪按照違反所得數額或情節嚴重情況來進行量刑,侵犯著作權,需要看是否情節大小。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侵犯著作權罪】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文字作品、音樂、美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條
三、私放俘虜罪既遂后法院會如何量刑?
1、《刑法》第四百四十七條規定私放俘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依俘虜、私放俘虜多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該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我軍的俘虜管理制度。私放俘虜的行為直接侵害了我軍的俘虜管理制度,削弱了我軍俘虜政策的威力,損害了我軍的聲譽,不利于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不利于及時獲取敵方情況,使敵人的反動宣傳有機可乘,導致敵人頑抗到底,增加了我軍奪取勝利的困難。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私放俘虜的行為。本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俘虜,即在戰爭或武裝沖突部隊被抓獲的敵方的人員。如果僅為敵方的普通百姓,則不屬本罪的犯罪對象。我軍對俘虜的處理,要經過甄別、審訊、教育后,區別對待,其中俘虜的敵方士兵經批準后可以釋放。私放俘虜,是指未經批準,拉自將俘虜放走,使其脫離我方的控制。這種行為既可以是公開進行的,也可以是暗中進行的。私放俘虜的行為既可以發生在戰時,也可以發生在戰后,所以本罪沒有限定為戰時犯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主要是對俘虜有管理責任的人員,也可以是其他人員。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俘虜逃走的危害結果,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私放俘虜的動機多種多樣、不論出于何種動機,均構成私放俘虜罪。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四百四十七條
四、法院會如何量刑構成侵占罪既遂的犯罪行為?
1、構成侵占罪既遂法院的量刑如果數額較大的,會構成侵占罪,既遂一般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如果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既遂一般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