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的認定標準及規定
一、著作權侵權賠償數額認定標準是什么,該如何規定的
存在著作權侵權行為,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確認賠償標準就可以;如果實際損失不能計算,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確認賠償標準;要是這兩個都不能計算,按照法定賠償標準進行賠償。
二、在著作侵權中賠償額如何確定的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方怎么賠償”的解答如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
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三、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1、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有三種計算方式包括實際損失、違法所得和法定賠償。
2、法律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四、著作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方法
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有三種計算方式實際損失、違法所得和法定賠償。
確定侵權賠償時,首先適用實際損失的方法來確定賠償額,如果實際損失無法舉證或無法確定才會采用違法所得的方式;只有違法所得也無法計算時才會適用法定賠償的方式。在司法實務中,實際損失和違法所得的計算方式很少適用,采用最多的方式是法定賠償。
實際損失的計算方式中包括原告合理的許可使用費和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作品價值下降產生的損失。
對于確定侵權人違法所得,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確定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指導意見》有指導意義,該《意見》第八條規定一般情況下,應當以被告營業利潤作為賠償數額。被告侵權情節或者后果嚴重的,可以產品銷售利潤作為賠償數額。侵權情節輕微,且訴訟期間已經主動停止侵權的,可以凈利潤作為賠償數額。由此可知,在確定侵權人違法所得時,采用利潤推定的計算方式,而在計算利潤時,營業利潤、銷售利潤和凈利潤是依次遞進的選擇方式。
法定賠償的適用較為復雜。法定賠償的適用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也可以法院主動選擇,主要是法院在對案情綜合判斷后依據職權判斷作出。法定賠償也被稱為酌定賠償,是因為賠償的根據是將作品類型、合理使用費、侵權行為性質、后果等多種元素綜合起來判定,是法官根據事實和證據結合自己的自由心證而得出的數額,有較大的主觀性。除此之外,一些法院還將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權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獨創性程度、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方式、時間、范圍和后果等納入考量因素。
【法律依據】
《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復制品發行減少量或者侵權復制品銷售量與權利人發行該復制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發行減少量難以確定的,按照侵權復制品市場銷售量確定。
第二十五條,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無法確定的,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適用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作品類型、合理使用費、侵權行為性質、后果等情節綜合確定。
當事人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應當準許。
引用法規
[1]《意見》 第八條
[1]《著作權法》 第四十九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四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五條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十九條
五、民法典規定專利侵權的賠償數額是怎么確定的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