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約過失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哪些法律規定?
一、締約過失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法律規定
1、締約一方當事人有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
2、該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
3、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一方締約人在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
4、締約人一方當事人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與對方所受到的損失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締約過錯責任的法律規定
一方當事人有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這個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該行為在主觀上存在過錯,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故意,這個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必然的關系,滿足這四個條件,可以構成締約過失責任。
三、締約過失責任的表現形式,締約過錯責任的構成條件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表現形式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所謂“假借”就是根本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與對方進行談判只是個借口,目的是損害訂約對方當事人的利益?!皭阂狻笔侵讣俳璐枭?、談判,而故意給對方造成損害的主觀心理狀態。惡意必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行為人主觀上并沒有談判意圖,二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給對方造成損害的目的和動機。惡意是構成締約過失行為的最核心的要件。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即欺詐行為。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并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欺詐行為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1欺詐方故意陳述虛假事實或隱瞞真實情況。
2欺詐方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睹裢ㄒ庖姟返?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事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3、泄露或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所謂泄露是指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他人,包括在要求對方保密的條件下向特定人、少部分人透露商業秘密,以及向不正當的手段獲取的,其披露當然是違背權利人的意思的。所謂不正當使用是指未經授權而使用該秘密或將該秘密轉讓給他人。如將商業秘密用于自己的生產經營,由自己直接利用商業秘密的使用價值的行為或狀態,或非法允許他人使用。無論行為人是否因此而獲取一定的利益,都有可能構成締約過失責任。
4、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也即包括除了前三種情形以外的違背先契約義務的行為。在締約過程中常表現為,一方當事人未盡到通知、協助、告知、照顧和義務等義務而造成對方當事人人身或財產的損失的情形。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條件
1、締約人一方有過錯。過錯包括故意或過失兩種。締約當事人在締約磋商過程中依據誠信原則負有協力、保護、告知、保密等義務,以使締約過程正常進行,如果一方當事人基于欺詐或疏于注意使契約未成立、無效、或被撤消,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便構成了過錯。如受害人有過錯可否適用締約過失制度?
2、契約未發生有效效力。契約的要件分為成立要件和有效要件兩種。法律行為成立與否是一事實判斷問題,其著眼點在于是一法律行為是否已經存在,行為人的某一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其他表示行為。而法律行為有效與否則是一法律價值判斷問題,其想眼點在于行為人從事的某一法律行為(或表意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規定,因而能否取得法律所認許的效力。因而,契約成立以后,并非一定發生有效的效力,它具有有效、無效、效力未定三種后果。
3、締約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實,致使另一方基于這種意思表示與客觀實際的差距而受到損害。這里的損害包括財產上的損害和非財產上的損害,有人認為這里的損害應是財產利益的損害,而不包括非財產利益上的損害。
引用法規
[1]《民通意見》 第68條
四、非法占有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五、構成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的條件,有沒有規定?
1、客體要件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保密制度。
2、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保密法的規定,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一般情況下為特殊主體,只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
六、締約過失的構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規定?
締約過失四要件指以下四個方面1、締約一方當事人有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
2、該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
3、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一方締約人在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
4、締約人一方當事人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與對方所受到的損失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五百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