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想還款應與催款方協商還款對嗎
![信用卡逾期想還款應與催款方協商還款對嗎](https://p2.tinglv.cn/202307/17/d2bc7a03e8e519fa.jpg)
一、信用卡逾期了,沒有還款能力,想和銀行協商還款可以嘛
信用卡逾期后果1、后果一被催款騷擾
1第一步是電話通知,前幾次的電話通知一般會由信用卡客服中心客戶進行電話通知。
(
2)如果催收不成功,那么發卡行會將催收業務委托給第三方,由第三方專門的催收公司進行催收。方式是進行短信,電話轟炸,甚至還會出現上門催收這種情況。但畢竟是銀行,不會讓催款人做太出格的事。
(
3)這樣還是沒讓持卡人成功還款的話。那么發卡行的法務部就會介入,通過向法院起訴對持卡人進行催收。
2、后果二被銀行起訴
1持卡人個人的征信已經被加入了黑名單,在未來很長的時間段內,肯定不能再辦理任何銀行的相關信貸業務。
2持卡人人會收到法院的傳票,法院也會協助銀行進行催收。但是法院也不會直接讓持卡人就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還是首先會對持卡人進行調查,并進行相應的勸導工作,督促持卡人還款。如果持卡人仍然拒絕還款,也沒有拿出具體的還款計劃,那么法院會進行強制執行。
3強制執行是持卡人有資產的,用持卡人的資產進行變現處理,填補所欠的信用卡卡債。如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等。但是,采取這些措施時,會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要費用。
3、后果三坐牢、罰款一般來講,信用卡逾期3個月以上,可以視為因惡意透支信用卡涉嫌信用卡詐騙而被抓和處罰金。有時候取決于持卡人的還款態度和誠意尤其。如果欠款人和銀行人員好好溝通,承認自己并不是故意不還,先還一部分本金,并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那就洗清被惡意透支,抓的概率很小。另一種被抓的可能是,經過法院的判決,仍不按照判決還款的,觸犯《刑法》第313條規定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因此,如果遇到還款不及時甚至在一定時間段內沒有還款能力的話。應該和銀行進行協商,說清楚自己的具體情況,表明自己的還款決心,重新和銀行協商制定出一個適合自己現狀的還款方式。任何時候都不要惡意的逾期不還款甚至惡意的拖欠。因為不說會負上法律責任和繳納滯納金和罰息,個人征信進入了黑名單就帶來很多不方便。擴展資料
一、信用卡利息
1、如果持卡人在到期還款日前將全部信用卡債務都清償的,根據消費時間的不同,可享受最長50天的免息期,在這期間不需要交利息。
2、如果持卡人只能履行還清最低還款額的,按照正常標準交利息,沒有違約金,不會影響信用記錄。
3、如果持卡人沒有還足金額,將會被加收罰息。依照行業慣例,信用卡取現或者未還清賬單都是按0.05計算日息,且按月計收復利,比如最低還款額為1000,但是只還了200,那么就是(
1000-
20
0)540元。而且還會影響信用記錄。
二、信用卡欠款還不上信用卡欠款還不上會產生高額利息和滯納金,還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如果是惡意欠款的,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持卡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決
1、償還最低還款額,只要持卡人能夠還上這個最低金額,那么銀行既不會收取滯納金也不影響到個人信用,但是會被收取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
2、主動與銀行協商,持卡人需要和發卡銀行聯系說明自己的情況,表示自己并非惡意欠款,只是由于一時的經濟情況的變動無法馬上還清,申請延期還款一般來說只要持卡人主動聯系銀行了,銀行通常都會為持卡人設計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還款方式。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313條
二、信用卡逾期一年多了,之前銀行催款沒有能力還,現在能和銀行協商嗎
1、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還款是一種違約行為,銀行可以要求持卡人償還本金以及逾期利息、滯納金、超限費等;如果銀行向并勝訴了,持卡人還要承擔訴訟費用。
2、其次,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惡意透支達一定數額,逾期不還款,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逾期1萬以上,經發卡銀行催收2次并超過3個月仍為歸還,涉嫌信用卡詐騙罪) 最后,逾期不還款會給持卡人留下不良信用記錄,會對持卡人今后的貸款等行為的順利進行造成影響。
三、信用卡逾期了暫時沒有能力換上,想和銀行協商停息掛賬或者延期還款,不知道怎么協商。
如果存在惡意,依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