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欠款不還,銀行會立案嗎 信用卡欠款會被強制執行嗎
![信用卡欠款不還,銀行會立案嗎 信用卡欠款會被強制執行嗎](https://p2.tinglv.cn/202307/24/6c20f0accb0c4396.jpg)
一、信用卡欠款不還,銀行會立案嗎?
【法律意見】
屬于民間借貸,不可以以詐騙。
民間借貸屬于民法范疇當中的合同關系,一方欠錢不還是違反的合同義務,需要承擔還款責任和違約責任。
詐騙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行為主體通過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兩種方法,使被害人產生錯覺而“自愿”交出財物。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
引用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百六十六條
二、信用卡欠款,法院強制執行,沒有財產執行,會被納入黑名單,限制出行
對于信用卡透支者,理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嚴格依照人民銀行相關利率標準執行,銀行方面一定會主張以當初雙方簽訂的合同為依據,但以銀行單方面的格式條款為依據,往往是高額違約金,一般難以得到法庭的支持。其實關于利息,這只是民事方面的糾紛,但你惡意透支極有可能本來屬于民事糾紛的案子轉化為刑事案件。請注意如果銀行已經多次催討,而你有意躲避,銀行可以隨時報警,這事就麻煩了!特別是這種錢,你根本就賴不掉的,對你自己人生影響太大,對你小孩的影響更大,將來從事公務都會受影響的。
三、信用卡欠款會被強制執行嗎?
對于信用卡透支者,理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嚴格依照人民銀行相關利率標準執行,銀行方面一定會主張以當初雙方簽訂的合同為依據,但以銀行單方面的格式條款為依據,往往是高額違約金,一般難以得到法庭的支持。其實關于利息,這只是民事方面的糾紛,但你惡意透支極有可能本來屬于民事糾紛的案子轉化為刑事案件。請注意如果銀行已經多次催討,而你有意躲避,銀行可以隨時報警,這事就麻煩了!特別是這種錢,你根本就賴不掉的,對你自己人生影響太大,對你小孩的影響更大,將來從事公務都會受影響的。
四、信用卡欠錢不還,銀行起訴,派出所會抓人嗎
一、信用卡逾期立案銀行起訴后幾天抓人如果是民事案件被起訴不會抓人,如果是刑事案件,公安直接就會來抓。
二、信用卡逾期不還,銀行會這樣做。
1、逾期對于逾期的信用卡持卡人,銀行會有1到2個月的寬限期,在此期間,銀行會給客戶打電話、發短信,提醒還款,到第3個月將正式計入逾期。
2、催收如果客戶發生信用卡逾期之后失聯了,銀行會有專門團隊上門催收。
3、如果持卡人仍不還款,銀行則會發律師函給客戶。
三、信用卡逾期會有下列可怕后果。
1、罰息利息按照日息萬分之五來收取。
2、滯納金滯納金通常為逾期金額的5%。
3、個人信用影響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逾期所導致的個人不良信用記錄——一般信用卡逾期還款不超過3次,可申請信用卡,也可以貸款,但額度很小,但利率很高;逾期還款6次以上或有一次逾期不還款,都會被列入”黑名單“,以后就不能辦信用卡和貸款了。
4、惡意透支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就會被視為“惡意透支”。
5、刑事犯罪刑法規定,惡意透支信用卡5000元以上就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可能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惡意透支5萬元至20萬元之間就屬于數額巨大,可能被判處5年至10年有期徒刑;20萬元以上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刑期在10年以上。
五、信用卡欠款被法院強制執行會影響到信用卡嗎
您好,對于您提出的問題,我的解答是, 對于信用卡透支者,理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嚴格依照人民銀行相關利率標準執行,銀行方面一定會主張以當初雙方簽訂的合同為依據,但以銀行單方面的格式條款為依據,往往是高額違約金,一般難以得到法庭的支持。其實關于利息,這只是民事方面的糾紛,但你惡意透支極有可能本來屬于民事糾紛的案子轉化為刑事案件。
請注意如果銀行已經多次催討,而你有意躲避,銀行可以隨時報警,這事就麻煩了!特別是這種錢,你根本就賴不掉的,對你自己人生影響太大,對你小孩的影響更大,將來從事公務都會受影響的。
個人建議認真對待,謹慎處理,盡快還錢,暫時還不了,一定要有還錢的意思表示。
六、信用卡逾期會被銀行起訴嗎?法律上的具體規定
是可能會被銀行起訴的,不及時清償信用卡債務要面臨的法律后果非常多,一般銀行起訴之前也會不斷對持卡人進行催收,還會向持卡人征收逾期滯納金,向央行上報逾期記錄等。故意不償還信用卡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