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信用卡的錢給朋友,現在借錢者不還,我該如何應對?
![朋友借信用卡的錢給朋友,現在借錢者不還,我該如何應對?](https://p2.tinglv.cn/202307/24/b721b6791c0cf0d5.jpg)
一、朋友借信用卡的錢給朋友,現在借錢那個不還怎么辦
債務人不清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下列兩種情況下是允許債權人扣押財產的1、按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權扣押該債務人的財產。
2、當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財產物為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價值優先實現自己的債權。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還,債權人便可以扣押該耕牛以敦促甲還債,也可以依法變賣該牛使自己的權利實現,也可使耕牛折扣歸己,余款可退還。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權。
二、朋友信用卡借給他人用,銀行催還不還怎么辦
如果只是簡單的還不起、忘記還錢、拖延還錢,那么不會被輕易坐牢。另一方訴訟并勝訴,能夠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你朋友有本領卻拒不返還那么是需要承受刑事職責的。有本領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涉嫌拒不執行裁判、裁定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拒不執行裁判、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裁判、裁定有本領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如果是惡意透支,那么達到肯定金額是要坐牢的。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違法占有為目的,超出限定限額或者限定時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出3個月仍不返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限定的“惡意透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限定,“惡意透支”隸屬信用卡詐騙的犯罪做法。
1萬~10萬元數額較大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10萬~100萬元數額巨大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100萬元以上數額特別巨大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
[2]《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三、將信用卡中的錢借給朋友,如果朋友不還,可以起訴并要求償還嗎?
你好,主張償還的訴訟時效為3年,超過的一般視為放棄訴訟追償的權利;訴訟時效因債務人承諾限期給付情況而延長(一般可以書面承諾和口頭承諾錄音為證據證實這事)。首先要寫一份合格的起訴狀,訴狀的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情況(明確的姓名、住址、職業、年齡、工作單位等)、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其次,要提供主要證據的復印件以及原告身份證復印件。
四、將信用卡內的錢借給朋友,朋友還未還,若要寫借條,需寫什么?
您好!我是A律師,很高興為您做一個初步的解答,但您介紹的案件過于簡潔,無法獲悉全面的案情,如希望得到符合您具體情況的法律幫助和快速有效的法律解決途徑還請您免費咨詢瀘州律師網XXX或免費電話咨詢A律師180XXXX0227或添加微信號咨詢186XXXX1806,希望盡快可以幫到您,替您分憂解難!
五、信用卡借條常見問題
1、借朋友信用卡3000塊錢寫了借條不還,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法院起訴了。
2、借朋友信用卡3000塊錢不還,雙方之間因此產生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民事糾紛的解決方法主要有雙方協商、調解、向法院起訴等方式。既然對方不還錢,那就表明雙方不可能協商解決糾紛,他人也不可能調解成功,這種情況下,想要回錢的最好辦法就是依法向法院起訴,請求判決對方償還借款。
六、身份證借出信用卡欠錢誰來還
把身份證借給別人是違法。居民身份證,是指證明公民身份的憑證、證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是用于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合法公民身份證明文件,是一種不包括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條件,代表著是中國人民身份的證明 。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指紋信息、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編制。所以,居民身份證不能出借,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還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法律依據是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六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