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
![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https://p2.tinglv.cn/202308/10/f9a2d2b4e74893df.jpg)
一、常見需要法律援助老年人維權有哪些?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涉及老年人法律維權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子女贍養、財產分割、房屋產權等財產領域以及遺棄、虐待等人身權領域。1、遺棄虐待老人;
2、因繼承遺產而侵犯老年人繼承權的糾紛案件;
3、侵吞老人的房屋產權;
4、再婚老人的配偶一方去世后引發的財產繼承和老人贍養問題;
5、老人的贍養問題。
二、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法律規定
對于老年人的法定監護,主要是因為老年人,他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那么,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親屬;
4、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三、失能老人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有哪些規定
法律咨詢解答
失能老人確定監護人,可采用指定監護人或意定監護人方式確定。若失能老人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監護權存在爭議且無法協商一致,那么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八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一條
四、老年人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對于經濟困難的公民給予必要的法律服務,包括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法律援助的范圍包括(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對于上述事項的申請,該條例規定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根據2020年《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婚姻家庭、人身傷害賠償等方面涉老侵權糾紛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對70歲以上老人、“三無”老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撫養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和享受低保待遇、特困供養待遇的老人、有特殊困難的老人以及老年人因家庭暴力、虐待、遺棄主張權利申請法律援助,免予經濟困難審查,直接給予法律援助。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