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房產如何繼承
一、房產繼承問題,父母的房子如何繼承
這是一個繼承的問題,首先繼承至少分為意定繼承和法定繼承,根據被繼承人的意思就做意定繼承,分為遺囑和遺贈(非繼承人繼承就叫做遺贈);在沒有被繼承人意定的情況下,也就是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就是根據法律規定繼承,所以父母過世房產如何繼承,首先得看是否有遺囑或者遺贈,在沒有的情況下就是由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來繼承,第一順位的繼承人由被繼承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子女中一般情況下不包含沒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養子女是有繼承權的,女婿或者兒媳一般情況下也是沒有繼承權的,繼父母也沒有繼承權,孫子女在其父母過世的情況下,擁有第一順位的代位繼承權。一般情況下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按照生活緊密程度和貢獻分攤,一般情況下是均分,可以相互協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房產的繼承,僅僅是繼承房產的份額,而非變現。一方不要房產份額直接要求另外的繼承人按照房屋價值購買的行為在雙方未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是難以獲得支持的。在父母一方去世的情況下,在房子屬于父母共同財產的情況下,以被繼承人是父親為例,母親擁有的份額是不能夠繼承的,一般情況下母親擁有的50%不屬于遺產,不能被繼承,能繼承的僅僅是父親的50%,以除了母親還有第一順位的四個子女為例,則最后該房屋是母親50%+10%,其余子女每人各10%。到房管局辦理的時候,往往需要所有繼承人的遺產分配協議,并且親屬關系證明、被繼承人死亡證明等,有的地方還需要將此遺產分配協議進行公證。具體的稅費咨詢當地的房產管理部門。如果是遺囑繼承的話,房管局往往要求是公證遺囑,否則往往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確認。如果該房產屬于被繼承人的婚前個人財產,那么整個房子都是遺產,都應當全部拿來分配。農村房屋的繼承原作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地方是過戶手續處理的問題,以及基于農村房屋所享有的宅基地是沒法當然繼承的,繼承的是房子而非宅基地(繼承人本身就屬于村集體除外)。
二、父母的房產如何繼承,法律如何規定
律師解答
一般來講,繼承父母的房產需要按照以下的思路來進行
第一、確定遺產的范圍,繼承人需要到房管部門核實房屋的登記情況,是否登記在父母的名下,有沒有貸款抵押登記或者是相關的債務問題,如果有則在繼承之前要先進行清償。
第二、確定繼承的方式,查明被繼承人名下有沒有立有遺囑,該遺囑是否合法有效。如果合法有效,那么則按照遺囑來進行繼承。如果沒有留下合法有效的遺囑,則按照法定來進行繼承。
第三、確定繼承人的范圍。
第四、無論是法定繼承還是遺囑繼承,都需要所有的繼承人,就遺產范圍、繼承方式以及繼承人范圍達成統一的方案。
如果繼承人之間可以形成統一的方案,則按照相關的規定到房管部門進行變更登記手續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繼承人之間沒有辦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由法院依法調解或者進行判決之后,繼承人憑借相關的司法文書到產權登記部門去進行變更登記。
【溫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難題不知道怎么解決?或者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律師,請點擊咨詢按鈕,可以根據你的大概情況為匹配到最合適的本地專業律師。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