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的準確判定需要掌握何種標準?

一、什么是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1.區分合法行為與犯罪的界限。根據《漁業法實施細則》第19條的規定,因科學研究等特殊需要。在禁漁區、禁漁期捕撈或者使用禁用的漁具、捕撈方法,或者捕撈重點保護的漁業資源品種,只要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即為合法,不構成本罪。
2.區分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界限。不具備情節嚴重的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如未按漁業法規定取得捕撈許可證而擅自進行捕撈,數量不大的;使用禁用的漁具和方法捕撈水產品但未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偶爾違反捕撈許可證關于作業類型、場所、時限等方面的規定進行捕撈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由漁業主管部門或公安機關予以行政處罰。情節是否嚴重,是區分兩者的標準。
本罪與盜竊罪的界限
兩罪在主觀故意的形態上是相同的,只是故意的不同。非法捕撈水產品故意的是明知非法捕撈的行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仍故意為之;盜竊罪故意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而為的秘密竊取的行為。因而說明了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與盜竊罪是性質不同的犯罪,區別是
1.客體不同。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水產資源的管理制度,屬于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的犯罪;后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屬于侵犯財產的犯罪。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表現為違反國家保護水產資源法規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而盜竊罪為以秘密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行為。因而在實踐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水面或他人承包的漁塘中,毒死或炸死較大數量的魚并將其偷走,未引起其他嚴重后果的,應以盜竊罪論處。
3.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單位,盜竊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
4.犯罪對象不同。本罪的對象是除了珍貴水生動物以外的所有水產品資源,具有特定性,盜竊罪的對象則范圍廣泛,包括所有的公私財物。
引用法規
[1]《漁業法實施細則》 第19條
二、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一)主體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本罪。單位也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至于是為了營利或者其他目的,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過失不構成本罪。
(三)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保護水產資源的管理制度。
(四)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林、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行為。
所謂禁漁區,是指由國家法令或者地方政府規定,對某些重要魚、蝦、蟹、貝、藻等,以及其他重要水生生物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劃定一定的范圍,禁止所有漁業生產作業的區域,或者禁止某種漁業生產作業的區域;
所謂禁漁期,是指對某些重要水生生物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規定禁止漁業生產作業或者限制作業的一定期限;
所謂禁用的工具,是指禁止使用的超過國家對不同捕撈對象所分別規定的最小網目尺寸的漁具;
所謂禁用的方法,是指禁止采用的損害水產資源正常繁殖、生長的方法,如炸魚、毒魚、電魚等。故意非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非法捕撈水產品數量較大的,一貫或多次非法捕撈水產品的,為首組織或聚眾非法捕撈水產品的,采用炸魚、毒魚、濫用電力等方法濫捕水產品,嚴重破壞水產資源的,非法捕撈、抗拒漁政管理的等等。
三、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1.非法捕撈水產品一萬公斤以上或者價值十萬元以上的;
2.非法捕撈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懷卵親體二千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二萬元以上的;
3.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捕撈水產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二萬元以上的;
4.在禁漁區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撈的;
5.在禁漁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撈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