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占罪的構成要件和認定

一、非法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侵占罪是怎樣認定的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非法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侵占罪是怎樣認定的”的解答如下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主體要件。一般主體。
4、主觀要件。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僅有故意而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毀壞所代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償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費用而遲延交還的或者因不小心毀壞或丟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論處。二、屬于侵占罪的構成要件1、侵占罪客體要件中,其犯罪對象指代為保管的財物、拾撿他人的遺忘物、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具體來說1代為保管的財物,包括①受他人委托,如寄存、委托暫時照看。②無因管理。③依照有關規定而保管,如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財物應由其監護人代為保管。④依照某種契約如借貸、抵押等而持有代為保管。2拾撿他人的遺忘物。包括①所謂他人的遺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應帶走卻因遺忘沒有帶走的財物,如買東西將物品忘在柜臺上。②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后者是失主丟失的財物,失去對財物的控制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也不知道丟失的時間和地點,拾撿者一般不知道也難以找到丟失之人。③遺忘物也不同于遺棄物,后者則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處分而拋棄的財物。3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這種發掘得到不能屬于非法。其一般應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盜掘他人埋在墳墓中的財物,或明知他人將某物埋下而故意盜掘得到,就不是構成本罪,這時構成犯罪的,應以盜竊罪論處。 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律師來進行界定。
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如何構成刑事拘留?
專業分析
由于非法侵入住宅罪與一般違反治安管理條例的違法行為不易區分。與其他入室犯罪的競合現象也較為普遍,而相關的刑法條文、司法解釋均沒有很好的明確上述問題。為使本罪的認定有法可依,以有效地劃清本罪與其他入室犯罪、普通違法行為的界線,我們應當對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構成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具有以下情形的,應當認定為非法侵入住宅罪。第一、非法強行侵入他人住宅,毀損或搬走他人生活用品,嚴重影響他人生活;第二,侵入他人住宅,經要求或教育仍拒不退出,嚴重影響他人正生活與居住安全的;第三,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停尸鬧事,嚴重影響居住人正常生活的;第四,非法強行侵入他人住宅,致使他人無法居住的;第五,入戶盜竊未達到盜竊罪起點數額,但其為實施盜竊侵入被害人住宅的;第六、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引起其他嚴重后果的。
三、非法侵入住宅犯罪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年8月6日)(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搜查案(第245條)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的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搜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手段惡劣的;
2、非法搜查引起被搜查人精神失常、自殺或者造成財物嚴重損壞的;
3、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與涉嫌犯罪無關的人身、場所非法搜查的;
4、3次以上或者對3人(戶)以上進行非法搜查的。
引用法規
[1]《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第245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