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和搶奪罪的區別是什么?搶奪罪與搶奪罪有何區別?
![搶奪和搶奪罪的區別是什么?搶奪罪與搶奪罪有何區別?](https://p2.tinglv.cn/202309/17/5c2ec985bcbaccf7.jpg)
一、搶奪和搶奪罪的區別搶奪罪與搶奪罪有什么區別?
你好,關于你咨詢的搶劫罪和搶奪罪區別是什么這個問題,回答如下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二者的區別主要是1、客觀行為不相同。搶劫罪表現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強制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而搶奪罪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財物,使他人來不及反抗;
2、客體不完全相同。搶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還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而搶奪罪則一般只侵犯了財產權利;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搶劫罪對財物的數額沒有要求,而構成搶奪罪要求搶奪的財物數額較大。根據司法解釋,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元至2021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4、主觀故意的不同。搶劫罪是希望或準備以武力或類似性質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財物,是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無法反抗的情況下取得財物,而搶奪罪是以突然取得財物的故意實施的,是希望通過趁被害人不備而取得財物,而不是希望通過武力威嚇迫使被害人失去財物。
5、量刑的力度不同。《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入戶搶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七)持槍搶劫的;(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第二百六十七條 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條
[2]《刑法》 第二百六十七條
二、搶劫罪和搶奪罪的區別
搶奪罪和搶劫罪的主要區別在于手段上是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還是乘人不備。二者的區別主要是1、實施犯罪的手段不同搶劫罪表現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強制方法,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無法反抗的情況下,強行劫取公私財物;搶奪罪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財物,使他人來不及反抗,而不是通過威嚇迫使他人失去財物。
2、搶劫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權利又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而搶奪罪侵犯的是單一客體,一般只侵犯了財產權利;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搶劫罪對財物的數額沒有要求,而構成搶奪罪要求搶奪的財物數額較大。根據司法解釋,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元至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
三、搶奪和搶劫的區別為搶奪罪和搶劫罪的犯罪意圖和刑罰設置不同。
關于搶劫罪與搶奪罪的區別如下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而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二者都屬于搶,區別在于一個在與劫,一個在于奪1,社會危害性不同。搶劫的社會危害性體現在它既侵害了人身權利,又侵害了財產權利,因此搶劫的社會危害性非常大,是國家嚴厲打擊的犯罪之一。搶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在侵害財產權利上,對人身權利的侵害相對較小,社會危害性比搶劫小,但也受到國家的嚴厲打擊。
2,暴力的作用對象不同。搶就意味著使用暴力。其中搶劫的暴力行為作用的對象主要在于被害人身上,搶劫者通過暴力打擊、威脅或者其他手段作用于被害人身上(包括心理),使得被害人不敢反抗,從而實現對財產的非法占有。而搶奪的暴力行為作用的對象主要在于財物上,搶奪者往往乘人不備,出其不意,公然對財物行使暴力,在他人來不及抗拒的情況下非法占有財物。
3,犯罪標準不同。搶劫社會危害性大,只要屬于搶劫就算犯罪,而搶奪危害性較小,一般要求數額較大才入刑,按最新司法解釋,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算數額較大。
四、搶奪罪與搶劫罪,搶劫罪的區別是什么?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搶劫罪和搶奪罪有以下區別
兩罪在客觀方面的表現有所不同。搶奪罪的行為表現為乘其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以,搶奪行為的實施并不表現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對他對人身實施強制的方法,而是當場搶走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財物,只是針對被搶奪財物使用暴力,使其脫離被害人的控制而占為己有。
而在搶劫犯罪當中呢,行為人他的手段行為表現為當場實施侵犯人身的暴力、脅迫或者用其他方法來獲取財物,主要為針對被害人的人身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