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運輸假幣罪構成要件及法律規定
一、構成購買運輸假幣罪要件及法律適用
律師解答構成購買運輸假幣罪的要件
1、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故意;
2、行為人在客觀上必須有出售、購買、運輸偽造的貨幣的行為;
3、出售、購買、運輸偽造的貨幣,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溫馨提示】遇到法律問題,有81%的當事人第一時間通過搜索與學習基本法律知識來了解問題的可能風險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糾紛,遇到法律問題及時找專業的律師咨詢,點擊咨詢按鈕快速找到最合適、可靠的律師,能夠降低該問題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見法律風險。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二、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與偽造貨幣罪侵犯的客體一致。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出售、購買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出售偽造的貨幣,是指以營利為目的,以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以一定的價格賣出偽造的貨幣的行為;所謂購買偽造的貨幣,是指行為人以一定的價格用貨幣換取偽造的貨幣的行為;所謂運輸偽造的貨幣,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汽車、航空器、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將偽造的貨幣從甲地攜帶至乙地的行為。
上述行為只有在數額較大時才構成犯罪。關于“數額較大”的起點,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偽造國家貨幣、販運偽造的國家貨幣、走私偽造的國家貨幣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的規定,出售、購買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總面值在1000元以上或者幣量100張以上的,即可視為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這里的數額是以人民幣為標準計算的,如果是外幣的,應進行折算(以下涉及數額均同此)。特別要強調的是,本條對本罪只規定“數額較大”的標準,因此如果數額未達到較大標準的,即使存在其他嚴重情節,對行為人也不能以犯罪論處。
本罪屬于選擇性罪名,行為人只要實施上述行為之一的,即構成本罪,同時實施上述兩個行為或三個行為的,也只按一罪論處,不定數罪實行數罪并罰。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由于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要以偽造貨幣罪從重處罰,因此本罪的主體實際上是偽造貨幣者以外的自然人。當然即便是偽造貨幣者以外的自然人,如果事先與偽造者通謀的,也構成偽造貨幣罪,而不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無論是出售、購買行為,還是運輸行為,都必須是出于故意。對于出售行為,其故意的是明顯的,并且還具有通過此行為達到營利之目的。我們知道,貨幣作為從商品游離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不能象其他商品一樣,可以出賣或購買。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用低于某種貨幣的商值出售這一貨幣的情況,除非所持有的貨幣是偽造的,在不具備貨幣面值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低于貨幣面值的價格而出售貨幣的現象。這樣,行為人對自己所出售貨幣的性質及其危害以及對于自己行為的動機或目的即為了出售而牟取非法利益都是明知。對于購買行為,行為人明知不可能以低于貨幣面值的價格買到某種貨幣,但其用低于貨幣面值的價格買到某種貨幣,其對于這種貨幣的假幣性質亦是明知的,明知是假幣而仍決意購買,顯然是出于一種故意的支配。至于購買偽造的貨幣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如有的購買后再進行販賣,有的購買后用于行騙或使用等。當然,這并不排除可以出于其他的違法目的。無論其目的如何,只要行為人出于故意實施了購買行為,即可構成本罪。對于運輸行為,刑法區別于出售、購買的行為,在主觀上作了“明知是偽造的貨幣”這一特定的限制。這是因為此種行為與出售、購買行為不同。后者只要實施其相應的犯罪行為,就不可能不知道所出售、購買的貨幣是假的。而運輸行為,在某些情況下,則可能不知道運輸的貨幣是偽造的。如在不知道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的情況下,不構成犯罪。如承運人在托運人不提供所運貨物的實情,自己又無法了解其真實情況而蒙蔽運輸的,就是屬于這一種情況。運輸行為的目的,則不要求一定出于營利。這就是說,既可以出于營利,也可以是出于其他目的,如為了幫朋友的忙等。但是為偽造或走私偽造的貨幣的犯罪分子而運輸的,應以偽造貨幣罪或走私假幣罪定罪科刑,過失不可能構成本罪。行為人如果是誤收、誤運偽造的貨幣的,則不應以該罪論處。
四、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如何判罰
構成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一般的判刑規則1、構成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的,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2-20萬元的罰金;
2、犯罪數額巨大的,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50萬元罰金;
3、犯罪數額特別巨大的,應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5-50萬元罰金或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五、"購買運輸假幣罪刑事責任如何追究相關法律規定分析"
律師解答根據《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第三款規定,購買運輸假幣罪刑事責任如下
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溫馨提示】遇到相似問題不要慌,點擊咨詢快速找到專業、合適的律師,
1對1深度溝通法律需求,
3~15分鐘獲得解答!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2]《刑法》 第一百七十條
[1]《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
[2]《刑法》 第一百七十條
六、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的定罪與量刑及犯罪構成要件分析
構成本罪數額較大的標準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解釋規定以出售、購買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總面值1000元或者幣量100張為起點。另外,有出售、購買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行為,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可以由公安機關處以15日以下拘留、
5000元以下罰款,犯本罪的違法所得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供犯罪使用的財物一律沒收;偽造的貨幣一律收繳,上交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銷毀。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