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抗訴申請條件及法律規定
一、刑事案件申請抗訴的條件及法律規定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質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等等。
三、刑事申請抗訴條件與法律規定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等等。
四、刑事訴訟抗訴申請條件是什么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質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五、《申請檢察院刑事抗訴的法律規定哪些情形下可提起刑事抗訴》
一、檢察院刑事抗訴,一般有四個條件,符合任一個即可,具體如下1、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
2、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
3、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4、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影響公正判決或裁定的。
二、刑事抗訴的意思是什么
刑事抗訴的意思是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內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3.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引用法規
[1]《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