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的判定方法
一、商標侵權怎么判斷,商標侵權的判斷方法
關于“商標侵權怎么判斷,商標侵權的判斷方法”的相關解答如下1、人的標準 即判斷商標相同或相似需以普通人的注意為標準,專家或智力特別低下者所施加的注意不能成為判斷標準。即使是普通人,也考慮商品的具體銷售對象。
2、地的標準 比如一個英文商標,在英語國家可能不被認為相同或近似,但在非英語國家,則可能被認定為相同或近似;
3、物的標準 一般說來,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注意程度與所購商品的價值成正比,商品的價值越大,消費者施加的注意力就會越多;反之,商品的價值越小,消費者可能就越不太注意;
4、時的標準 一般說來,消費者的認識能力往往會因時而變,隨著知識的增長,其識別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即使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消費者的識別能力也可能會因時而變。以上就是商標侵權的判斷的相關,你可以參考一下。如果以上沒有解決您的問題,歡迎到聽律網網咨詢,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二、商標侵權投訴必須是商標權人么,具體是怎么規定的
起訴商標侵權行為,并不一定是商標權所有人,其他人也是可以的,商標侵權是違法的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也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侵權者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三、商標侵權行為的認定,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特點
您好!關于您咨詢的“商標侵權行為的認定,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特點”問題回復如下認定商標侵權行為,需要把握以下幾點一、遵循保護注冊商標的原則。商標專用權通過注冊產生,經過了法定的程序和嚴格的審查,商標專用權確立后,就應當給予法律保護,即使是認為注冊不當的商標,在撤銷之前,也應如此。二、合理判定近似商標。近似商標是指在文字的音、形、義或圖形構圖及顏色或文字與圖形的整體結構上,與注冊商標相比,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的商標。三、正確判斷類似商品。類似商品是指在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情況下,與其在功能、用途、原料、生產企業、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等方面近似,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的商品。四、不以商品質量優劣為取舍。商標是區別商品來源的標志,有表明商品質量的功能,但不是主要功能《商標法》的規定中,有監督商品質量的,但主要是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五、不以注冊商標所有人的違法使用為取舍。商標專用權是一種民事權利,注冊人有權在法律范圍內行使其權利。六、合理界定正常使用行為。他人擅自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并不都構成商侵標權;如果這種使用屬正常使用,則不構成侵權。《商標法》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四)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如果以上沒有解決您的問題,歡迎到聽律網網咨詢,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引用法規
[1]《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
四、商標標識侵權移交給公安是合理的嗎,有哪些法律規定
是合理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商標侵權的行為的,且銷售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案件就可以移交給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商標標識侵權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犯罪嫌疑人將會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五、商標侵權混淆原則是如何規定的,該如何規定的
商標侵權混淆原則的規定,是在判斷商標侵權的時候,只需要考慮兩者之間的近似情況,以及公眾的認知程度等。對于我國的商標侵權行為的處理正,我國對商標侵權有嚴格的審查標準,此時不符合條件的就是不可以認定為商標侵權的。
六、侵犯商標權的糾紛怎么處理,法律上如何認定
專業分析侵犯商標權的可以協商、調解、投訴、起訴處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就商標侵權產生糾紛的,可以協商處理;
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侵權人違法事實和情節輕重、作出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商標法》第六十條,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
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溫馨提示】在文章的最后,聽律網網提醒,并不是每種情況都是客觀一致的,一個同類型的答案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85%法律風險。但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復雜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咨詢專業律師,獲得針對性解答!
引用法規
[1]《商標法》 第六十條
[2]《商標法》 第五十七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