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法律上如何認定?
一、合同解除違約金條款有效嗎,法律上如何認定
律師解答
合同解除的,違約金條款有效。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第五百八十五條第一、二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條
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溫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難題不知道怎么解決?或者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律師,請點擊咨詢按鈕,可以根據你的大概情況為匹配到最合適的本地專業律師。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七條
[2]《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1]《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七條
[1]《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二、合同無效的違約金條款有效嗎,法律上的標準是什么
律師解答
合同無效的違約金條款無效。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溫馨提示】遇到法律問題,有81%的當事人第一時間通過搜索與學習基本法律知識來了解問題的可能風險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糾紛,遇到法律問題及時找專業的律師咨詢,點擊咨詢按鈕快速找到最合適、可靠的律師,能夠降低該問題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見法律風險。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條
[2]《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
[1]《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條
[1]《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
三、合同內有違法條款合同無效嗎,規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合同內有違法條款,違法部分的條款無效,其他條款不受其影響的仍然有效。根據法律規定,合同的約定不能違背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六條
四、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怎么辦,法律規定是什么
合同雙方可以簽訂另外的補充協議。如果也沒有補充協議的,那么在進行違約金賠付的時候,違約金的計算以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五、勞動合同法規定違約金額有上限嗎,有哪些法律規定
是有上限的。如果員工與單位簽署的勞動合同,其中的一方出現了違約行為的,那么違約的一方是需要按照合同中的相關規定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額的違約金的。違約金是有上限的,最高不超過合同總金額的20%。
六、合同可規定幾倍的違約金,法律規定是什么
合同最多可規定百分之三十的違約金,合同的違約金一般是由雙方進行協商決定的,一般不能超過實際損失的百分之三十,合同的違約金如果低于或者過分高于實際的損失,可以請求法院減少或者增加。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