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串通,無效合同 合同無效構成合同詐騙嗎,規定是什么
一、惡意串通,無效合同
出賣人與后買受人惡意串通,損害前買受人利益的情形,該合同將被認定為無效。但惡意串通是當事人的主觀心理狀態,需要依據當事人表現在外的行為等客觀情況,結合交易習慣、日常生活經驗等對其主觀心理進行推定。一般情況下,認定惡意串通可從以下方面考慮一、后買受人是否盡到普通買受人必要合理的審慎注意義務。若買受人購買現房卻不實地考察房屋、不了解房屋居住使用情況而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則主觀上對侵害先買受人的利益具有重大過失。二、審查房屋實際交易價格,后買受人是否實際支付了合理對價。若合同約定的交易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或者明顯低于在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交易價格,則可能存在惡意。三、審查具體的交易方式、過程以及房屋買賣合同的是否完整詳盡。四、審查交易雙方的關系、后買受人的身份、交易雙方是否有不合理的經濟往來等。
二、合同內有違法條款合同無效嗎,規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合同內有違法條款,違法部分的條款無效,其他條款不受其影響的仍然有效。根據法律規定,合同的約定不能違背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六條
三、合同無效構成合同詐騙嗎,規定是什么
合同無效一般不構成合同詐騙,但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合同詐騙罪,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無效合同的種類是怎樣的有什么法律后果,有沒有規定?
一方通過欺詐的方式或者是脅迫的方式所訂立的合同,合同的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這些都是屬于無效的合同。無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部分無效,那么其他有效部分仍然是具有法律效力。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