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部分解除后,是否可以再次解除合同?
一、合同部分解除后,可以再次解除合同嗎?
關于可以部分解除合同嗎 的回答為1、根據履行情況,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狀態,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2、根據合同性質,是指什么類型的合同,是買賣合同,還是租賃合同或者服務合同。合同性質不同,其處理方式不同。
3、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恢復原狀時,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恢復原狀還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4、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二、合同解除程序
合同協議解除的程序,是指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同意,將合同解除的程序。其特點是合同的解除取決于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不是基于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也不需要有解除權,完全是以一個新的合同解除原合同。它適用于協議解除類型,并且在單方解除中,只要解除權人愿意采取這種程序,法律也應允許并加以提倡。由于協議解除程序是采取合同的方式,所以要使合同解除有效成立,也必須有要約和承諾。這里的要約,是解除合同的要約,其是要消滅既存的合同關系,甚至包括已經履行的部分是否返還,責任如何分擔等問題。它必須是向既存合同的對方當事人發出,并且要在既存合同消滅之前提出。這里的承諾,是解除合同的承諾,是完全同意上述要約的意思的表示。協議解除是否必須經過法院或仲裁機構的裁判我國法律未作這樣的要求,允許當事人選擇或者經過法院或仲裁機構的裁判,或者直接由雙方當事人達成解除原合同的協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可以點擊“咨詢我”在線咨詢,律師為您解決法律問題。
三、合同解除后,怎么解除合同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怎么解除合同”的解答如下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履行完畢前當事人一方行使法定的解除權而使合同效力歸于消滅的行為.一般情況下,合同生效后,當事人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合同.但在履行中由于對方當事人嚴重違約從而使債權人訂立合同的目的不能達到.即使在以后能夠遵守,使債權人目的仍不能達到.因應債權人宣告解除后,及時消除或減少因對方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但并不是說一旦違約都可以導致合同的解除.因此要對法定解除加以嚴格的限制,更好的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這就是合同怎么提前解除合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