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共有部分有哪些

一、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共有部分有哪些
建筑物區分所有人依據法律、合同以及區分所有人之間的規約,對建筑物的共用部分、基地使用權、小區的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等共同享有財產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共有部分包括法定共有部分、天然共有部分和約定共有部分。法定共有部分即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屬于業主共有的部分,包括建筑區劃內的道路(屬于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綠地(屬于城鎮公共綠地以及明示屬于個人的除外)、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占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及電梯、水箱等。天然共有部分,即法律沒有規定,合同也沒有約定,而且一般也不具備登記條件,但從其屬性上天然屬于共有的部分,包括建筑物的基本結構部分、公共通行部分、公共設施設備部分和公共空間等,其中包括外墻面、屋頂、通道等屬于共有部分。約定共有部分是業主約定為共有的部分。共有部分很難通過列舉的方法予以窮盡,根據“非特定權利人所有即為業主共有”的原則,滿足下列兩個條件的應當認定為共有部分1.不屬于業主專有部分;
2.不屬于市政公用部分或者其他權利人所有。我國物權編確定了“房隨地走”和“地隨房走”的制度。業主擁有了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對該專有部分所占的土地也享有相應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但由于是區分所有的建筑物,其中的某一專有部分所對應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無法具體確定。因此,建筑區劃內的土地,依法由業主共同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但屬于業主專有的整棟建筑物的規劃占地或者城鎮公共道路、綠地占地除外。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條,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二百七十四條,建筑區劃內的道路,屬于業主共有,但是屬于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綠地,屬于業主共有,但是屬于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于個人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于業主共有。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五條,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占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屬于業主共有。
引用法規
[1]《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1]《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一條
[2]《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四條
[1]《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五條
二、建筑物所有權和共有的區別
根據《民法典》第106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人組織解散(一)章程規定的存續期間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二)出資人或者設立人決定解散;(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民法典》生效時間是2021年1月1日)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106條
三、【】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中的共有權是如何規定的?共用建筑物應該如何分類?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中的共有權,是規定了共有權的、共有權行使的范圍等。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在《民法典》當中,一般涉及到了小區業主對建筑物的相關權利,作為小區業主的,要及時的了解。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