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親的房產證,兒子可以申請貸款嗎?
一、拿我媽的房產證,兒子可以去貸款嗎
當大家有資金需求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考慮用房產證進行貸款,以此作為抵押獲得銀行貸款,那房產證貸款條件是什么呢在中國境內有固定住所、有當地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證明)、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并且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個人綜合消費貸款。1、有正當職業和穩定的收入來源,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2、沒有違法行為和不良信用記錄;
3、能夠提供銀行認可的有效權利質押擔保或能以合法有效的房產作抵押擔保或具有代償能力的第三方保證;
4、開立中國工商銀行個人結算賬戶,并且同意銀行從其指定的個人結算賬戶扣收貸款本息;
5、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兒子能否用母親的房產證貸款?
可以。假如想要在房產證上加上子女的名字,可以通過贈與或者買賣的方式進行。1.房屋贈與辦理流程
1贈與人與受贈人訂立關于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即贈與書;
2受贈人憑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根據規定交納契稅,領取契證;
3辦理公證;
4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2.房屋買賣流程
相比房產贈與,把房子賣給子女是個比較省錢的辦法。一是贈與的費用過高;二是房產繼承的流程也比較復雜;三是雖然名義是“賣”,但無需房款,所需費用主要為各種稅費。
1購房資格核驗(住宅類);
2網簽合同;
3地稅部門核定契稅;
4房屋發證大廳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三、房產證上是父親的名字,兒子可以貸款嗎?
房子是遺產,你父親沒有遺囑的情況下你母親和你們所有子女都有繼承權。只要還沒確定房子由誰繼承這房子就屬于所有繼承人的,誰都有權不同意。
而且現在房本上還是你父親的名字,必須完成繼承,把房子過戶給繼承人房子才能賣。
所以,假如你們當中有人提出了繼承的方案,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這房子就沒法走完繼承手續,不完成繼承房子就賣不掉。遺產繼承有兩種方式,如果所有繼承人能達成一致就寫個繼承協議,如果達不成就只能走法院訴訟。
四、資料父親房產證,抵押貸款。
父親必須親自出面和孩子一起簽訂貸款抵押合同、父親的房子為孩子做抵押,也可給代辦人出具《授權委托書》、國有土地使用證,能正常上市交易的房子才能辦理貸款。只要父親同意根據房屋抵押貸款政策規定。不過,不是一切的房產都能申請抵押貸款,只有有房產證。
五、父親可以用兒子的房產證貸款嗎?
父母可以用子女的房子抵押貸款。
一、父母在進行貸款時,要用子女的房子進行抵押的,應當讓子女和銀行簽訂抵押合同,并且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成立后,父母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銀行可以和子女以房子進行折價,也可以用拍賣、變賣房子所得的價款進行優先受償。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第四百一十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一十條
六、房產證寫孩子和大人的名字可以貸款嗎?
1、未成年子女不能直接購房.即,房產不能直接寫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必須同時加上監護人姓名。法律并未限定購房者的年齡,所以可以未成年人名義購買房產。只是在簽訂買房合同和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時應當由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代為辦理。
2、以未成年人名義買房的,除了按照正常的房屋交易登記程序提交資料外,還需要提交未成年購房人的戶口簿或出生證、獨生子女證以及該未成年人監護人的身份證明。同時,戶口簿、出生證、獨生子女證上要能明確記載監護人與該未成年人的父子或母子直接關系。備齊以上資料后,可去房管局辦理房屋交易登記手續,將該房產登記在未成年人的名下。
3、鑒于“銀行發放貸款的對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未成年的孩子雖然可以單獨購房,但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也沒有債務償還能力,因此未成年人購房一般不能進行銀行貸款。若產權證共同辦理在父母及未成年人名下,一般申請貸款銀行會要求父母為還款人。在辦理抵押登記時,除正常受理的材料外,《借款合同》中的“用途”應明確約定為“購房”,同時需監護人出具承諾公證,帶上身份證和戶口本原件、復印件到登記窗口簽字(未成年人由監護人代簽)。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