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視

一、探視權探視地點是什么,怎么算時間
1、行使探視權探視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也就是說,孩子父母可以就探望的時間進行雙方協商。
2、如果談判破裂,或者協商不成,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最終判決,而最終判決的時間,即便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不同意也必須執行。
3、此外,一般探視到子女成年時,子女就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探視,也就是說,子女在成年后有了見父母或者不見父母的自主選擇權。
二、探視在看守所是否可以符合法律?
法律咨詢解答
如果因刑事犯罪嫌疑被羈押在看守所,是不允許人犯與家人會見通信的。避免串供影響對案件的偵辦。不要光看法律的規定,要結合實踐。要會見必須有特殊情況,經公安局長批準。
相關法律規定
《看守所條例》
三、探視時間過長,當事人能否再探視?
1、過了探視時間只能等到下次探視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罪犯在監獄服刑期間,按照規定,可以會見親屬、監護人。監獄每個月都有接見日,在接見日的時候可以接見到犯人。如果犯人在監獄服刑期間犯了監規可以停止接見。
2、被關押的罪犯家屬可以探視,但是有一定的注意事項
1、看守所在押人員衣服原則上是由看守所統一發放的。親屬也可以送些衣物進去,但是要經過的嚴格的檢查,如果檢查沒有違反法律規定,可以直接送到關押人員手中。
2、看守所可以買到需要的生活用品,親屬可以直接送錢,這樣更方便關押人員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生活用品。
3、犯罪嫌疑人被關押在看守所后,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友,在法院判決生效之前,無權會見其本人,判決生效前只有律師才能會見。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第四十八條
四、拘留所探視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
拘留所是可以探視的,根據法律規定,會見被拘留人應當持有效身份證件。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師會見被拘留人還應當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拘留所民警應當查驗會見人員的有關證件、憑證,填寫會見被拘留人登記表,及時予以安排。 會見被拘留人應當在拘留所規定的時間、區域進行,并遵守拘留所會見管理規定。
法律依據
《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第五十二條會見被拘留人應當持有效身份證件。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師會見被拘留人還應當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拘留所民警應當查驗會見人員的有關證件、憑證,填寫會見被拘留人登記表,及時予以安排。 會見被拘留人應當在拘留所規定的時間、區域進行,并遵守拘留所會見管理規定。被拘留人會見次數一般不超過2次,每次會見的人數不超過3人,會見時間不超過30分鐘。有特殊情況要求在非會見日會見或者增加會見次數、人數和時間的,應當經拘留所領導批準。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師會見被拘留人不受次數和時間的限制,但應當在正常工作時間進行。 對違反會見管理規定的,拘留所可以予以警告或者責令停止會見。 會見結束后,拘留所應當對被拘留人進行人身檢查后送回拘室。 經被拘留人或者其親友申請,有條件的拘留所可以安排被拘留人進行遠程視頻會見。
引用法規
[1]《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 第五十二條
五、探視在看守所能維持多久?
法律分析
在看守所的工作時間內,辯護人和近親屬都可以進行探視。辯護律師有權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律師會見的,需要攜帶律師事務所(或法律顧問處)的工作證和有固定格式的專用介紹信。人犯的近親屬,在經辦案機關同意和公安機關批準后,可以與近親屬通信、會見。近親屬會見的,需要在規定的探監日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二十八條人犯在羈押期間,經辦案機關同意,并經公安機關批準,可以與近親屬通信、會見。第二十九條人犯的近親屬病重或者死亡時,應當及時通知人犯。人犯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病危時,除案情重大的以外,經辦案機關同意,并經公安機關批準,在嚴格監護的條件下,允許人犯回家探視。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 第二十八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 第二十九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