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關于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的規定

一、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最高法的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對于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最高法的規定是怎么規定的這個問題,解答如下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規定 第四十條 [背信運用受托財產案(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一第一款)]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違背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二)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或者擅自運用多個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的;(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以上是對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最高的解答。如果以上沒有解決您的問題,歡迎到聽律網網咨詢,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引用法規
[1]《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四十條
[2]《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一百八十五條
二、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的定義、構成要件及法律規定
犯罪的主體具有特殊性的要求,需要是金融機構;在主觀方面存在故意犯罪,并且以非法獲利為目的;侵犯的客體是金融管理秩序,客戶的合法權益;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客戶的資金,滿足這些條件構成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
三、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犯罪需要怎樣判定
一、劃清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背信運用受托財產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如使客戶財產損失重大、金融秩序混亂、多次擅自運用受托財產、曾受行政處罰而又擅自運用客戶財產的等,構成本罪;未達嚴重程度,則不成立犯罪。
二、劃清與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的界限
主要是犯罪主體的不同,后二罪由自然人構成;而本罪僅限金融機構,個人不能構成犯罪。
三、劃清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經營罪的界限
本罪僅限法定的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有資格開展委托理財業務的金融機構,除此之外的其他單位未經批準,非法開展證券投資、期貨投資等委托理財業務,并擅自運用客戶財產的不成立本罪,而應視具體情況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非法經營罪論處。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