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待遇有哪些職工工傷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一、工傷待遇有哪些,職工工傷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工傷待遇也就是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主要包括醫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和死亡賠償待遇。
醫療康復待遇包括治療費、藥費、住院費用,以及在規定的治療期內的工資待遇。傷殘待遇包括一至十級工傷傷殘職工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需要護理的,還可以享受生活護理費;需要安裝輔助器具的,由基金支付費用。死亡待遇包括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引用法規
[1《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二、農民工有工傷待遇嗎,工傷認定
你好,答案是肯定的,如今國家很保護農民工的權利,因此問題農民工工傷待遇嗎我的回答如下,1,你先確定單位給沒給你繳納工傷保險2,你受傷后,單位有沒有向當地社保部門做工傷認定3,如果前兩項單位都做到了,要在你傷好后再去做工傷鑒定,按你恢復后的傷情來定你的工傷級別,有了級別才有相應的賠償具體數額4,賠償的范圍包括你住院的醫藥費(按你實際提供藥費收據確定)、誤工費(按你受傷前的工資確定),陪護費(按實際需要陪護人員的工資確定),食宿費(按實際支出票據確定),營養費(你情傷和支出確定),后續治療費(按實際支出確定,如果后續治療期過長,會大致進行估算),做完工傷鑒定后按你實際工傷級別支付的醫療、傷殘補助金5,這些里能按實際工資計算的就按實際工資支付,沒有實際工資標準的會按你所在地上年人均工資標準支付6,大致上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具體項目包括(一)工傷醫療費用
1.工傷醫療費;
2.住院伙食補助費;
3.跨統籌地區就醫的食宿、交通費;(二)因工傷殘費用
1.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
2.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3.生活護理費;
4.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時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三)因工死亡費用
1.喪葬補助金;
2.供養親屬撫恤金;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四)勞動能力鑒定費;(五)工傷康復費用;(六)配置輔助器具費用;(七)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
三、職工因工下落不明可享受的工傷待遇有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
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具體有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其中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
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相關權利人可以不予以申請死亡宣告,依法繼續享受因工下落不明被認定為工傷的待遇,也可以依法予以申請死亡宣告,進而享受工傷致傷的待遇。
引用法規
[1《工傷保險條例》 第四十一條
[2《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四、員工工傷都享受哪些待遇傷殘、死亡又有什么待遇
員工工傷鑒定之后能夠享受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等醫療費用全額報銷的待遇,如果需要住院治療的,還能享受由單位按照省內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三分之二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因工傷致殘的還能享受殘疾撫恤金和補償金。
五、工傷的職工能享受的工傷待遇有哪些
1、工傷職工能享受的工傷待遇包括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等依法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而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五級職工的傷殘津貼等依法由單位負擔等。
2、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