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收人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一、遭遇征收,被征收人能做些什么
1、明確拆遷性質與土地性質
1遭遇征收,首先應當確認當地是為了建設什么項目而征收。如果當地政府是基于公共利益進行征收,例如修建高鐵等,則該行為具有強制性,被征收人應當盡力爭取合理的拆遷補償;如果征收是基于商業開發的需要,則不具有強制性,被征收人可以不同意征收。
2根據土地性質的不同,我國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征收時所適用的法律依據、征收流程不同,參照的征收補償標準也不同。因此,被征收人還需明確自己的房屋土地是屬于國有土地還是屬于集體土地。
2、確認征收補償方式與標準
1房屋征收補償方式包括房屋安置與貨幣補償,被征收人有權從房屋安置和貨幣補償兩種方式中二選一。首先,國有土地上的房屋貨幣補償不能低于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房屋安置,則需要市、縣級人民政府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與被征收房屋按照面積最低1:1調換。
2集體土地上房屋貨幣補償以重置成新價為原則,包括房屋的重建成新價和宅基地地價;劃入城市規劃區的集體土地上房屋可主張參照周邊類似房地產市場價進行補償。產權調換相同地段按合法面積最低拆一還一,確保不能降低被征收人的原有生活居住水平。
3、確認房屋權屬信息、留心各類公告
1要想獲得合理的征收補償,被征收人需要證明自己對房屋享有權利,且房屋來源合法。實踐中,被征收人的房屋權利多少會存在瑕疵,例如房屋用地面積、建筑面積與權屬證書上不一致,老房拆除翻建、加建加蓋部分未進行審批等等。對于此類情況,被征收人應當抓緊在房屋未被拆除前補辦相應的審批手續或者開具相應的證明。如果被征收人持有房屋和土地相關的權利證書,一定要保存好,如若丟失,應第一時間登記補辦。
2征收方會在房屋征收過程中陸續張貼征地公告或征收公告。很多被征收人認為該文件蓋著政府的紅章,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此種觀念是錯誤的,不是所有蓋紅章的文件就是合法有效的文件。征收方張貼的公告有可能違反了法律規定,是無效文件。因此,被征收人對征收方張貼的公告可以拍照留存,以便后續法律程序進行使用。
4、防范入戶調查及評估程序
1征收確認后,征收辦工作人員會上門進行房屋測量、勘查,以確定房屋現狀。如果是沒有產權證書的被征收人,應積極配合測量,這樣可以固定房屋實際狀況的證據。被征收人要注意查看測量記錄的數據、結果與房屋實際情況是否一致,人口狀況登記是否齊全。在測量的信息與實際情況相一致的情況下再簽字確認。
2按照法律規定,選擇哪一家評估機構應該由被征收人協商選擇,協商不成,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決定,或者采用搖號、抽簽等隨機方式確定。如果被征收人沒有參與選擇評估機構或對評估的結果不滿意,不要簽字。
二、被征收人要如何才能知悉房屋征收決定
1、可以看政府頒布的拆遷公告,拆遷公告又名拆遷公示,指的是市政府因建設規劃需要或土地征收需要對區縣市的某個待拆遷區域公告的文書,告知該區域因規劃需要被拆遷。其中包括拆遷原因、拆遷目的、拆遷期限、拆遷單位。拆遷公告是由國家城建主管部門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公文。
2、拆遷公告是公布依據拆遷相關政策、法令采取的拆遷行為的對外宣布、通告行為。同時拆遷公告也是該區域內的拆遷凍結的時間判定節點,在拆遷公告下發后,拆遷區域內的房屋和房屋戶口將被凍結,無法進行入戶、過戶等動作,至拆遷結束。拆遷公告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批準拆遷人的拆遷行為后,向被拆遷人告知拆遷決定的方式,同時也是法定的必經程序。
3、房屋拆遷公告作用是讓被拆遷人了解房屋拆遷的原因,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于城市規劃和城區改建的目的,從而使被拆遷人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由于房屋拆遷所涉及的被拆遷人人數眾多,因此需要在拆遷范圍內廣為張貼,盡可能使每個被拆遷人知悉拆遷的有關事項,從而使被拆遷人在拆遷之前做好拆遷的準備工作。拆遷公告的應當包括拆遷范圍、拆遷期限、拆遷人等需要被拆遷人了解的事項,使被拆遷人知道其在拆遷當中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三、被征收人要如何知道房屋征收決定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13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據此,被征收人主要是通過市、縣人民政府公布的公告來獲悉房征收決定的。而市、縣級人民政府發布房屋征收決定公告有多種途徑,前些年市、縣級人民政府發布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一般張貼于征收地的公共場所。近年,隨著新興媒體和網絡媒介的興起,加之很多人外出務工不在本地,很多市、縣級人民政府發布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不僅僅要張貼于征收地的公共場所,還會通過互聯網、電視、電臺、報紙本途徑廣而告之。比如,某市人民政府因舊城改造項目作出《房屋征收決定》,除了在征收地現場張貼房屋征收有關事項公告之外,還通過互聯網、報紙等媒介公布了該房屋征收決定公告。
引用法規
[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13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