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如何規定協議管轄問題的?
一、法律如何規定協議管轄?
協議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前或糾紛發生后,以書面的方式約定管轄法院。當事人雙方可以協議管轄,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當事人民事自治原則在訴訟管轄制度上的具體表現。它反映了我國法律的法制性與民主性的結合。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引用法規
[1]《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
二、民事判決書怎么下發?有沒有法律規定?
律師解答
民事判決書由人民法院送達或當面下發。根據法律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送達判決書的,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引用法規
[1]《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三、民法典規定公司未成立前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有效。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司未成立前簽訂的合同,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雙方自愿簽訂、不違反法律規定等。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2]《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四、調解書申請強制執行的時效有沒有法律規定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兩年。
從調解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調解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調解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調解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引用法規
[1]《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九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