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侵權案件賠償標準
一、名譽權侵權案件賠償標準,名譽權賠償標準
侵害名譽權可能造成兩種損害。一是財產損害。在侵害名譽權的情況下,也會使受害人遭受財產的損害。此種情形應按實際損失賠償。二是精神損害。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標準如下(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最高人民法院將統一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侵害他人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可依照該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賠償20年。受害人不滿16歲的,每小一歲減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參照侵害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予以酌減,但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
二、侵犯別人名譽權有責任的,名譽權侵權怎么解決
1、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九百九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格權并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受損害方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損害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九百九十七條 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六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七條
三、犯罪享有名譽權嗎犯罪是否享有名譽權利
欠錢打官司所需的費用主要包括訴訟費和律師費。1、訴訟費訴訟費是由原告在起訴時先向法院預繳,等到案件判決出來后,誰敗訴誰承擔。也就是說,如果原告贏了官司,等判決生效后法院會將原告預繳的訴訟費退回原告。訴訟費的繳費標準包括財產案件和非財產案件。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格繳納訴訟費。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準由原告向法院預繳訴訟費不超多1萬元的每件繳納50元訴訟費;1萬-10萬的部分按2.
5%繳納;10萬-20萬元的部分按2%繳納;
20-50萬元的部分按1.
5%繳納;50萬-100萬元的部門按1%繳納;100萬-200萬遠的部分按0.
9%繳納;200萬-500萬元的部分按0.
8%繳納;500萬-1000萬元的部分按0.
7%繳納;1000萬-2000萬元的部分按0.
6%繳納;超過2000萬的部分按照0.
5%繳納。
2、律師費1、 一審階段爭議標的(計算基數) 計算比例1、 爭議標的在10萬元以下部份
7%但不少于¥5000元2 、爭議標的在10萬元以上但在100萬元以下部分6%
3、 爭議標的在100萬元以上但在500萬元以下部分5%
4 、爭議標的在500萬元以上但在1000萬元以下部分3%
5、 爭議標的在1000萬元以上但在5000萬元以下部分1%
6 、爭議標的在5000萬元以上部分0.
5%
2、 二審階段① 未代理一審只代理二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標準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② 曾代理一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③ 代理二審后發回重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二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3、 再審(申訴)階段① 未曾代理一、二審而單獨代理再審(申訴)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標準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② 曾代理一審或二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或二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4、 仲裁案件:按民商案件一審階段收費標準的1.5倍計算收取。對于律師費,它不像法院的訴訟費那樣全國統一定價,律師費用每個地區都有不同標準,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應地律師費就高。律師收費標準要結合所在地區進行衡量,并且不同的律師有不同的收費標準,每個案件的難易程度也不同,所以律師費這塊需要你跟律師進行當面溝通。當然,并不是每個案件都必須請律師才能打官司。如果案件權利義務關系明確,并且需要提供的證據較為簡單,自己完全可以按照法院的指示和要求進行訴訟,這樣就可以省一筆律師費。
四、名譽權與肖像權相似嗎?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名譽權和肖像權是不一樣的,雖然這兩種權利都屬于人格尊嚴權,但是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不同的,權利的主體、、客體和轉讓方式也存在差異,自然人即可以享有名譽權,也可以享有肖像權,而法人只能享有名譽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