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安置點自建房的合法性和法律要求
![拆遷安置點自建房的合法性和法律要求](https://p2.tinglv.cn/202307/15/84b966975515d24d.jpg)
一、拆遷安置點自建房是否有證,法律上有哪些規定拆遷安置區自建房屋有證嗎?
是有房產證的。我國相關的法律中明確的規定了拆遷之后的安置點自建房只要是符合我國的規定以及相關條件的,就是擁有合法的房產證的,并且享受相應的合法的房產證的待遇,這是合理的。
二、被抵押的房子拆遷怎么辦?有規定嗎?
抵押的房子被拆遷不影響抵押權人的抵押權,在獲得房屋的拆遷補償之后,抵押人應優先把債務清償完成,而且抵押權人也是享有優先的受償權,在債務到期時不能以任何的理由拒絕。
三、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目前,集體土地征收矛盾越來越突出,我國還沒有專門制定一項為集體土地和房屋征收規范性的法律、法規,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仍散見于土地管理法及地方性法規,但補償標準較低,顯然不符合實際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國家相關法制部門正在制定當中,具體什么時間實施,尚不可知。為便于做好拆遷工作,各縣市在參照
國家法規情況下,因地制宜,自行制定并提高了相應的補償標準,如河北省出具了冀政2008、
32號文件。農村征收拆遷包括農用地和宅基地兩個方面。
四、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民法規定
您好!關于您咨詢的“民法規定,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問題回復如下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根據立法精神,對被征收房屋的補償,應參照就近區位新建商品房的價格,以被征收人在房屋被征收后居住條件、生活質量不降低為宜。因此,在政府實施土地征收和拆遷補償安置的過程中,只要違背“給予被征收人公平補償”這一基本原則,即可視為違法,被征收人應該果斷通過法律途徑爭取合理補償。
引用法規
[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條
[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九條
五、征地拆遷時限要求嗎,法律上的標準是什么
專業分析拆遷安置房時效有期限要求。
拆遷安置房的行政訴訟時效為六個月、民事訴訟時效為三年,該法律時效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或權益被侵害之日起算。
行政訴訟流程如下
1、原告起訴,法院立案;
2、審理前準備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向原告送達收到的答辯狀副本;通知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開庭時間、地點;
3、開庭審理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陳述行政爭議;舉證質證;辯論;當事人最后陳述等;
4、當庭判決或擇日宣判,并向各方當事人送達判決文書。
房屋拆遷補償項目包括
1、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
2、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3、補助和獎勵;
4、房屋裝修補償及家電設備移機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溫馨提示】遇到相似問題不要慌,點擊咨詢快速找到專業、合適的律師,1對1深度溝通法律需求,
3~15分鐘獲得解答!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