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是否可以贈與規定是什么 房產贈與過戶要求是什么,該如何規定的
一、農村房屋是否可以贈送規定是什么?
農村房屋可以贈與。農村房屋也是房屋所有人的合法財產,既然是合法財產則自然人就可以處分,當然就可以將房屋贈與他人。
但贈與需要滿足下列條件
一、贈與人是房屋產權的擁有人,同時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贈與雙方都是自愿進行贈與行為且簽訂了贈與合同。
三、被贈與的房產具有合法的權屬證件,不存在產權糾紛。
四、贈與經房地產管理機關登記、審核,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五、受贈人必須依照有關規定繳納稅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條
二、農村宅基地贈與條件有哪些?農村宅基贈與的條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贈與農村宅基地的法定條件是
1、農村宅基地只能贈與宅基地的使用權;
2、贈與雙方要簽訂書面贈與協議;
3、贈與雙方均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4、受贈人名下沒有其它宅基地;
5、已經確權登記的宅基地需要雙方完成過戶登記,未確權登記的宅基地由雙方完成交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九條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九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一條
三、房產贈與過戶要求是什么,該如何規定的
房產贈與過戶要求是需要贈與人必須是房屋的所有權證,而且所贈與的房屋必須要符合我們國家法律,當中所規定的合法的權屬證件之后,就是雙方當事人需要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之下簽訂書面的贈與協議。
四、贈與農村的房子用過戶嗎?
農村的房子用過戶農村的房屋,屬于在集體土地上所建筑,因此,原則允許贈與本村集體成員,或者是雖然不是本村集體成員,但是近親屬 農村房屋,一般只有土地使用證,贈與本村集體成員后,是可以過戶的。近親屬原則也可以過戶。如果只有村委會的許可,沒有土地部門核發的土地使用手續,是很難辦理合法手續的。
五、農村宅基地上房屋能否贈與
不能贈與。作為我國特有的物權種類,宅基地的取得和流轉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由于宅基地具有社會福利性,農村村民基于特定的身份關系無償從土地所有權人處一次性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權,法律也必將對其流轉進行一定的限制宅基地轉讓、出租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權利人轉讓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權的,應當將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符合建房申請宅基地條件的成員;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九條【贈與財產辦理有關法律手續】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引用法規
[1]《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