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投標罪定罪標準,如何界定串通標投標罪

一、串通投標罪的定罪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對串通投標罪定罪標準的有關規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或者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損害招標人、投標人或者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2.對其他投標人、招標人等投標招標活動的參加人采取威脅、欺騙等非法手段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串通投標,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串通投標的。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刑法第223條的規定,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利益,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立案標準的第1項規定,“損害招標人、投標人或者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這里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行為人串通投標的行為給招標人、其他投標人或者國家、集體、公民所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不包括間接經濟損失。立案標準的第2項規定,“對其他投標人、招標人等投標招標活動的參加人采取威脅、欺騙等非法手段的”,應當立案追究。所謂威脅,是指行為人對投標招標活動的其他參加人,采用精神強制的方法使其產生恐懼,而被迫接受行為人提出的招投標條件的行為。所謂欺騙,是指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其他招標人、投標人“自愿地”接受行為人提出的招投標條件的行為。這種“自愿”,實際上是受行為人的欺騙而上當所致,并非真正自愿接受。立案標準的第3項規定,“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串通投標,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串通投標的”,應當立案追究。
引用法規
[1]《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第223條
二、串通投標行為會受到怎樣量刑處罰
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利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國家、集體、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