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全部提取的條件
一、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及如何代取
一、住房公積金的提取條件是什么(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償還產權自有的住房貸款本息的;
(三)租賃住房自住的;
(四)離休、退休(退職)的;
(五)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且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六)不是本市戶口職工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未重新就業滿5年或者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的;
(七)不是本市戶口職工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未在本市重新就業的;
(八)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
(九)出國、出境定居的;
(十)職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
二、住房公積金如何代取
(一)代取公積金的手續是因地而異的。公積金提取原則上應由本人持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辦理,除簽約委托提取還貸業務外,職工本人不能親自辦理的,職工配偶、同戶直系親屬(父母或子女)、單位經辦員或經職工單位認定的代辦人可以代辦。
有些地區規定不允許他人代取公積金,但是有些地方卻允許代取,一般代他人提取公積金時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授權書以及代辦人的身份證,手續較為復雜。
(二)盡管如此,代取住房公積金也必須得符合公積金提取的申請流程。住房公積金提取的申請流程如下
1、申請人要根據規定準備相應的資料,填寫《住房公積金提取審批表》交給單位審核,并加蓋單位預留印鑒章。
2、單位的人力部門需攜帶申請人的身份證、相關材料及單位證明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審批手續。經審核無誤后,工作人員會出具住房公積金提取的清單。
3、本人只需要持公積金提取清單和《住房公積金提取審批表》到中心指定的地址辦理即可。
二、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提取公積金需要的條件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法律依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項規定,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引用法規
[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
三、提取公積金的條件是什么?提取住房公積金需要什么材料?
一、提取公積金需要哪些材料
(一)購買自住住房應提供的證明材料購買商品房或經濟適用房的,提供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購房發票或統一收款收據;購買二手房的,提供房屋轉讓合同及契稅完稅憑證;購買公有住房的,提供公有住房出售協議及購房發票或統一收款收據。
(二)回遷、擴面住房的,提供回遷、擴面協議及購房發票或統一收款收據。
(三)建造、翻建自住住房的,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村鎮規劃建設許可證等建房許可證明及購買材料的發票。
(四)大修住房的,提供房屋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購買材料的發票。
(五)償還產權自有住房貸款本息的,提供購房合同、借款擔保合同和銀行出具的還款憑證或貸款結清憑證。
(六)租賃住房自住的,提供租賃合同和房租發票。
(七)離休、退休(退職)的,提供離休、退休(退職)證書。
(八)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且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提供勞動部門出具的喪失勞動能力鑒定證明及單位終止勞動關系證明。
(九)本市戶口職工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未重新就業滿5年或者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的,提供單位終止勞動關系證明。
(十)不是本市戶口職工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未在本市重新就業的,提供單位終止勞動關系證明及職工戶籍證明
(十一)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困難家庭(低保、特困、困難)救助證。
(十二)出國、出境定居的,提供護照、戶籍證明注銷或國(境外)外定居證明。
(十三)職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提供戶籍注銷證明或死亡證明。
二、提取公積金的條件是什么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償還產權自有的住房貸款本息的;
(三)租賃住房自住的;
(四)離休、退休(退職)的;
(五)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且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六)不是本市戶口職工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未重新就業滿5年或者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的;
(七)不是本市戶口職工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未在本市重新就業的;
(八)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
(九)出國、出境定居的;
(十)職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